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也同样反应出在科技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抓住先机的企业崛起了,而错失风口的企业大多数都衰落了。近20年来,要说国内最大的两大行业风口,那必定是网络与智能手机,这其中崛起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企业,如互联网行业中的BAT、京东、美团等等,如智能手机行业的华为、小米、OV。而错失这两个行业风口的企业,大多数都已经衰落了,比如曾经的四通集团。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于中关村的四通集团,还可以称之为中关村第一IT企业。早在1990年之前,四通集团就实现了产值10个亿,公司产业规模远超于了当时的联想与华为,而到如今,华为不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设施制造商之一,也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厂商之一。再回过头来看四通集团,从其官方公布的信息能够准确的看出,如今的四通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民营建筑电器产品的制造开发商,简而言之,就是一家做民营开关、插座、配电箱、电胶布的企业。
四通集团正式诞生于1985年,是由一群辞去公职的科学技术人员共同借款2万元在中关村办起来的一家公司。四通集团成立之后,便发布了第一款产品——对M2024打印机进行过二次开发的打印机产品,这款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就获得了极好的反响。随后在1985年,四通集团又对M1570彩色打印机进行二次开发,又再次获得了成功。而真正让四通集团迅速崛起的则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MS系列文字处理机——MS2400。凭借着这款文字处理机,四通集团占据了全国同种类型的产品85%以上的市场,并保持着每年300%的增长了快速地发展。凭借着这款文字处理机,四通集团在1988年,就实现了年销售额10个亿,到1990年,年销售额13个亿,并打败了当时做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夏普、卡西欧等外资品牌,堪称当时国内做的最好的IT企业。
而到1990年之后,四通集团的发展则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有着“中关村村长”之称的段永基。在1991年,段永基担任四通集团总裁,开始全面主持四通集团的工作。而在此期间,段永基提出了“二次创业”、“与巨人同行”的发展的策略。随后在1993年,四通集团整合了旗下若干个电子类的企业,组成了“四通电子”,并成功的登陆港交所上市,一举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IT企业。
四通集团成功上市后,接下来就是“与巨人同行”战略,在此期间,四通集团先后日本的三井、三菱、松下,美国的微软、TRW等有名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组建了多家合资企业,产业也从最开始的打印机、文字处理机拓展到票据打印机、税控税款机、工控、图文、半导体芯片、电器照明等多个领域。
然而,由于核心技术仍掌控在这些外资企业中,而随着国内的办公OA系统更新换代,四通集团也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逐步衰落,最终保留下来的也就剩下技术上的含金量不高的民营建筑电器产业,其余的大多数都被时代所淘汰。至于上市的“四通电子”,在2003年收购了史玉柱的脑白金与黄金搭档后,也在2009年进行私有化退市,变成了一家保健品公司。
而当时的四通集团在国内的IT行业中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有两件事可以看出来。众所周知,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几乎从不参加任何的企业家圈子,更别说主动请其他企业家吃饭,而当时在四通集团担任总裁的段永基就是个特例。在1995年,任正非就特意通过从四通集团跳槽到华为的李玉琢,请段永基吃了一顿饭,向他咨询企业股权相关的问题。另一件事则是,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被问到他与段永基怎么比较,柳传志立马退避三分,说不能和老段比。
实际上,纵观四通集团的发展历史,其衰落主要由两个原因,一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没选进入PC行业,而事实上,在2000年后,PC产业迎来一个蒸蒸日上的时期,而国内最大的赢家则是联想。另一个原因,也是四通集团衰落的最根本原因,它在产业扩张的同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等到技术更新换代,它就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