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佳润77”号货轮装载着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莱特股份”)生产的大型法兰,从济南小清河章丘港装船始发,以“河海直达”方式,驶往福建江阴。以前该公司给客户运送这种大型法兰,多数走公路运输,由于体积较大,有时需要交通部门特殊关照,协调起来非常麻烦,走水运,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少了麻烦。
伊莱特股份货物运输“公转水”,只是近年来济南物流行业高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强调要“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目前,济南正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业品物流“公转铁”“公转水”;强化物流枢纽建设,全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智慧物流升级,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济南市物流行业绿色、高效、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成势”,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济南物流力量。
也许很多人至今还记得2022年8月,伊莱特股份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环轧钢环,直径15.673米,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吸引了全球同行的目光。而这个“乾坤圈”真正吸引普通大众目光的,则是在物流运送过程中。
由于这个“乾坤圈”属于“不可解体”的特种大件,运输它的特种专用车辆共有106个车轮,其中牵引车有10个车轮,后边的平板车有96个。由于马路上的各类交通标识、交通设施,都是依照国家标准制作的;而这个环轧钢环直径接近16米,超出许多交通设施的标准,因此要运送,必须调整部分交通设施。
事前,运输公司实地勘测从济南章丘到潍坊港的全部路程,一一验证相关设施的宽度、高度、承重,并经过交通、交警等部门严格审核论证。山东省交警、交通、高速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精心策划组织,临时拆除沿途影响运输的道路交互与通行标识、设施等,共计130余处,运输结束立即恢复,全力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两年前这么运送到沿海港口,是因为济南没有通江达海的水运,2023年,随着小清河复航,河海联运进入常态化运行,济南直接可以通江达海,伊莱特股份便有了更多选择。2024年9月5日,“佳润77”号货轮装载着伊莱特股份生产的总重达174吨锻造法兰,从章丘港装船始发,以“河海直达”的方式,经小清河运输至福建江阴。
该航次全程1098公里,其中小清河河段165公里,需穿越4座船闸和38座桥梁;海段933公里,是小清河通航以来开展的首批法兰部件运输任务。济南小清河章丘港自2023年6月运营以来,多种超限件以“河海直达”运输方式相继开通航线,可为公司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绿色的物流通道,不但可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减少污染、减轻公路运输压力、降低运输风险。
大型钢环法兰运输“公转水”,这已经不是伊莱特股份第一次尝试新的运输方式。2024年4月下旬,济南董家铁路国际货运中心,看着总重达4000吨的新一批耐磨钢球装货发车,缓缓驶往西藏,王伟长舒了一口气,他是伊莱特股份物流板块负责人。
“我们企业靠‘打铁’起家,目前已发展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新能源装备供应商,产品涉及风电、核电、水电、光热、高端装备等诸多领域。”王伟说,“除了前面说到的网红大铁环外,我们还有很多基础工业产品,像耐磨钢球就是这里面一种,通常用于矿山磨矿,属于消耗品,不仅用量很大,还需要定期补充,所以对运输准点等时效性要求很高。”
目前,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伊莱特股份顺势而为,真金白银投入科学技术创新,布局新能源产业,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在物流领域寻求突破,全力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转型,实现全流程低碳发展。
“大家都知道,布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更具相对优势。”王伟说,“过去我们往西藏、新疆送货,都是走公路运输,司机开着汽车去,花钱多、费用高,运输占了相当一部分成本,而且长途跋涉,易引起疲劳驾驶,还不安全,准点率也相比来说较低。”
近年来,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以提高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物流行业降成本,全力发展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路转铁路)。业界测算显示,当运输距离超过800公里以后,与公路相比,铁路在降成本、绿色环保等方面优势显著,而且配送准点率更高。
2022年7月,济南董家至成都成厢的国内货运班列开通以后,市场需求旺盛。2023年7月,这条线路正式入图,每周两列,途中运行时间仅54小时,时效性更强,这为伊莱特股份等企业大力推进“公转铁”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测算了一下,与公路相比,这次走铁路去西藏,物流成本至少降低30万元,这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王伟说,目前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已经赢得数百家企业的信赖和赞誉。
不仅内循环,外循环方面,伊莱特股份也正在享受“公转铁”“公转水”带来的红利。由于产品实力过硬,该企业已成为超过4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认证供应商,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就要使用到海运。
“别看山东是沿海省份,但我们的产品从济南运到沿海港口,还是有三四百公里的距离。”王伟说,过去他们都是用汽车载着集装箱,送到港口码头,现在济南董家-青岛黄岛的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小清河也可以通江达海了,他们就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大幅节约运输成本。
伊莱特股份的工业物流转型能够说是近年来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积极地推进物流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一个典型案例。经初步测算,2023年,济南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614.9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2.7%,低于全省1.9个百分点,社会物流运行效率较高。
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济南当前围绕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实践: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围绕济南市四大支柱产业,联合各部门、高校、产业协会实地调研中国重汽、福瑞达等制造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认真梳理了一批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创新发展应用场景。
在新能源配送车辆推广方面,全市邮政快递公司现拥有各类新能源车辆近1000辆,配送新能源三轮车7000多辆。同时,采用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引入光伏电站、换电柜、充电桩等用电新模式,现有近300个网点建设有充电桩或换电柜。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山东万泽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已建成并通过验收,佳怡物流、德邦物流、永昌智慧物流等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在建设中。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济南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趋势明显,物流领域降本增效任重道远。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他们第一步将强化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国家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升级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济南市已获批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同时,持续推动传统物流园区提档升级,引导物流公司进区入园、集聚发展。
其次全力发展多式联运。当前,济南市物流服务价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逐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就是优化运输结构。下一步,济南市将积极地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快速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连园区、接厂区,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最后推进智慧物流升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物流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济南市将用好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机遇,积极推广智慧物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智能物流装备,鼓励有条件的公司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建成投用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提高物流公司用户粘性和交互性,推动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融合互通。
在更长时间段的降低物流成本规划方面,日前,《济南市促进物流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明白准确地提出将实施降本增效行动。
在加快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加快建设将山、济北等多式联运项目。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连园区、接厂区,建成郭大铁路专用线,启动山东宝鼎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董家铁路货运中心二期工程、小清河港专用线建设。全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鼓励发展集拼集运、模块化运输、“散改集”等组织模式,合理有序推进“公转铁”“公转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到2026年,国内班列重点线条,全市铁路集装箱年货运量达到50万标箱以上。
在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推动传统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重点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立体仓储基地、智能快递分拨中心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智慧口岸试点项目,提升空港口岸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城郊大型仓储基地建设,增强城市物流体系“平急转换”水平。鼓励发展与低空经济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到2026年,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竣工40个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60亿元;培育打造5家智慧物流园区、10家智慧立体仓储基地、5家智能快递分拨中心。
在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方面,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供应链一体化、大宗商品交易和多式联运等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鼓励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对零散运力、货源实施集约化整合。加快搭建山东中欧班列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建成投用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提高用户粘性和交互性,推动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融合互通。到2026年,入驻济南市智慧口岸物流平台公司数达450家。
在加快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聚焦全市四大主导产业、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重点支持物流业制造业市场主体融合发展、设施设备联动、业务流程协同、标准规范衔接、信息资源共享。到2026年,培育壮大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应用场景15个以上。
在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方面,推进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鼓励企业研发使用可循环的绿色包装和可降解绿色包材。推动建立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器具循环共用体系,减少企业重复投入。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促进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到2026年,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保持在90%以上,年均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快件超过1200万件,年均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波纹纸箱1000万个。(济南日报 记者:刘彪)